南方都市报丨国货超越洋品牌!一年卖出近八千万片!广药金戈业绩逆势向好

作者: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1-03-30 浏览量:19737

      3月18日广药白云山发布2020年度报告,年报显示,金戈一年卖出78345.18千片,销量较上年同比增长26.86%,成为广药白云山2020年度业绩一大亮点。受此影响,金戈又一次冲上热搜。上市7年,业绩依然坚挺。那么,以金戈为首的国内头部抗ED类药物保持销售顶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笈”?

现象

抗ED类药物市场持续逆势增长 

广药白云山成国内零售市场第一名

 

       自2014年首仿上市以来,金戈市场销量及市场份额逐年一路攀升。2017-2019年更是连续3年位居天猫“双11”药品交易榜首位。

       依照米内网的数据,2019年三大主流抗ED类药物的全国销售额已经超过33亿,其中他达拉非、伐地那非增速超过10%,西地那非仍是市场主力,广药白云山首次超过辉瑞成为零售市场的TOP1品牌。

      2020年金戈3个品规全部率先通过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无疑让金戈的销售如虎添翼。据广药白云山年报,2020年金戈生产了8112.54万片,同比上年增长了29.28%,售出78345.18千片,销量较上年同比增长26.86%,营收8.33亿元,同比增长10.6%。稳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国内抗ED药第一品牌。

       这一“战绩”明显好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依照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2020年1—12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具体到零售,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研究所的数据。

      2020年,中国药品终端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2%,其中线下市场降幅更是达到了5.4%。

 

原因

 

诺贝尔奖得主指导研发

创新营销“接地气”

 

       

 

       事实上,国内抗ED药物的成功绝非偶然。

       在广药集团看来,其之所以能拿下TOP1品牌,首先靠的是技术攻坚,打破垄断。作为历经16年艰辛研发打造的重磅产品,金戈凝结了白云山制药总厂以及整个广药集团高精尖科研团队的心血。

      早在2012年,广药集团就聘任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伟哥之父”穆拉德博士指导白云山金戈的研发,2014年率先在全国推出的首个国产伟哥,打破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抗ED市场长达13年的垄断。根据一致性评价结果,金戈具有与原研品完全生物等效的品质,却以单次用药金额下降近60%的价格上市,切切实实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一上市便大受欢迎,销量激增,迅速占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其次靠的是创新营销,与时尚结合。无论从包装定位还是到营销模式,都显得更加接地气。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官方微信实现与粉丝的互动,打造漫画人物形象,传播和普及男性健康知识,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第三靠的是力行公益,提升品牌美誉度。近年来,白云山制药总厂借助“金戈男性健康中国行”、中国男科强基层燎原工程等公益行动,普及男性健康知识,传播正能量,扩容市场。同时与北京爱稀客、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先后成立金戈蓝唇新生计划爱心援助项目及白云山金戈肺动脉高压爱心援助项目,累计投入数百万元精准资助经济困难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减轻他们的用药负担。

未来

国内医药创新市场潜力巨大

广药正向创新驱动型企业转型

       上述业绩的取得,无疑是本土医药企业坚持创新发展的结果。

       2020年以来,广药集团旗下白云山制药总厂先后与药明康德、成都先导等签署新药战略合作协议,在小分子创新药研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新药研发合作上构建多维度的合作模式及合作领域;2021年3月23日,广药集团与全国产学研合作平台及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的“火车头”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白云山制药总厂作为试点企业,将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着手构建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及产业投资平台,结合广药集团的产业优势,更广泛地吸纳高层次人才和更灵活地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形成赋能的平台型生态,孵化一批新药项目成果转化。

       “一个企业最终的竞争力是创新能力。生物医药行业和其他行业比,创新尤为重要。”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谈及企业的创新,深有感触。据悉,目前广药集团已经搭建完成了涵盖生物药、化学药、中成药和医疗器械等多个创新平台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集团已形成诺贝尔奖得主2人、国内院士和专家16人、博士及博士后超百人的强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据了解,已将2021年定位党建强企年的广药集团,目前正向创新驱动型企业转型升级,欲通过全方位创新,冲刺世界500强。

       而创新药可以说是潜力巨大的增量市场,正在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

采写:南都记者 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