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最新科研成果“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成为国际首选临床预防、治疗方案

作者:白云山制药 发布时间:2011-09-30 浏览量:12548
--广医宣传部发布

   

    由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所共同组成)钟南山院士与中国医科大学康健教授领衔的全国22家研究中心参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试验研究“羧甲司坦(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出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研究结果,获得2007欧洲呼吸年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最佳壁报奖,并经国际上最具权威的5位专家查询、考证各种原始资料,修订、校对6次之后于2008年6月14日在国际上最权威的医学杂志之一《柳叶刀》(The Lancet)上全文发表。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发作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开辟了新的领域,更是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寻找到了一种安全又有效而且成本低廉的最好办法。

据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目前是中国人疾病死亡的第三大杀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过去多以“慢支炎、肺气肿”为普通民众所熟知。慢阻肺是以气流受限、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的疾病,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加重是慢阻肺疾病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并且由于急性加重会加速疾病的发展,主要累及肺脏,也可以引起全身不良效应,严重者需要急诊、住院治疗,甚至严重时有可能导致死亡。

    广州医学院冉丕鑫教授主持的我国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慢阻肺疾病的防治”中,有关慢阻肺的流行病学资料不久前在《美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上发表,结果显示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在我国城市人口十大死亡原因中,呼吸疾病(主要是慢阻肺)占13.89%,居第四位;而在农村中更是占22.04%,居第1位。全国每年的慢阻肺患病人数达3500万,死亡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则达500~1000万。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死亡的人数中有128万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占总死亡人数的17.60%,是继恶性肿瘤的19.30%、脑血管疾病的19.10%之后的第三位,成为主要杀手。

羧甲司坦治疗慢阻肺原理

    COP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在致病因子中的氧化物(如氧自由基)可作用于机体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损伤,因而寻找抗氧化应激的药物,是当前对慢阻肺进行防治的重要环节。含有硫氢基的药物,一般是作为祛痰剂使用的,从国外和我们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它还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

    选择何种含硫氢基药物、并给予何种剂量才能发挥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是当前慢阻肺防治的重要课题。由于羧甲司坦分子结构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巯基(-SH),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钟南山院士的课题组选择羧甲司坦这个常用的祛痰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并组织了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目的是评价羧甲司坦[每次2片(500mg),每天3次]长期(一年)治疗COPD在减少其急性发作、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

研究的基本情况

    2004年,日本方面提出在日本、香港、大陆三地开展“羧甲司坦预防COPD急性加重次数及改善生活质量的700例4期临床试验,大陆方面的研究由钟南山院士负责,钟院士的课题组从中国的22个研究中心共对709例慢阻肺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20个中心是教学医院、2个是社区医院;9个医院位于华南、6个位于华北,4个在华东,另3个在华西。本研究获得当地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都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结果明确显示,羧甲司坦长期治疗能预防COPD的急性发作。治疗1年的累积急性发作次数在羧甲司坦治疗组比对照组显著减少,每年每人急性发作率在羧甲司坦治疗组减少了24.5%,其疗效接近于国际上标准的吸入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激动剂,或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并且其治疗效果不受慢阻肺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用药的影响。研究同时发现,羧甲司坦还能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而且可喜的是,服用这个剂量安全性良好,基本上没有副作用。

治疗效果明显且可降低费用最高可减85%,为穷人打开了天窗。

    姚婉贞教授等最近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8年第7期)发表的一个研究报道显示,北京地区4家医院(2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收治入院的急性加重的慢阻肺病人,平均住院费用高达11600元,严重者由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其治疗费用更是超过100万元。由此可见,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能有效地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钟南山院士的课题组选择羧甲司坦这个常用的祛痰药物作为预防COPD急性发作可以显著减少医疗费用,羧甲司坦是国产药,目前只有3.5元/盒(内含12片),每月费用只有52.5元,比起目前常用的美国、英国、瑞典等进口吸入治疗的425—501元/月来说显得既服用方便(口服),又十分便宜,按照国际标准的吸入治疗方法的比例计算可以减少费用85%,每人每年可节约治疗费用3670元,平均每患者的急性发作治疗费用也可节约2480元。

得到国际专家一致肯定

    《柳叶刀》(THE LANCET)是国际知名杂志,享有绝对的学术权威,据了解,目前中国在该杂志的投稿发表率只有4%,而国际著名医学专家Paul Albert和Peter Calverley二位却在审阅钟南山院士课题组的科研成果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还专门为特意为本研究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编者述评,2008年6月14日,《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全文发表了由钟南山院士课题组(由22个单位和研究人员组成)完成的、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劲平主任医师主笔的论文“羧甲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作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当天,该杂志还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其进行专题介绍,显示了国际同行对该研究的高度关注。


举行新闻分布会


 
    2008年6月16日上午11时在广州医学院一附院八楼会议厅举办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防治新进展新闻分布会”,向媒体通报了该项工作,同时邀请了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的相关领导参加,学院的张雅洁副院长代表学院党委出席了会议。参加的新闻媒体有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新快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大公报,文汇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台,广州电台等。

“产学研”结合,22家研究中心鼎力合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四大研究方向之一。该研究是一个基础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以及产、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典范。该研究的开展得到了广州白云山制药公司和日本幸林制药公司的支持。研究的设计得益于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的慢阻肺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受到慢阻肺发病中氧化/抗氧化失衡和肺部炎症的启发,钟南山院士课题组结合临床实际,采用价格便宜,除祛痰外并有抗氧化抗炎作用的药物羧甲司坦进行治疗,由于其性价比高,可能更适合我国实际国情。同时,该研究也是国内各研究单位大协助的典范。该研究在我国22家研究中心进行,由于协作各方鼎立合作,使该研究得以在短时间内招募到足够的病例数并高质量的完成。研究结果证实了我们试验前的预想,也为慢阻肺患者的规范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有力的证据。

    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在建立和发展中一直得到广东省、广州市的科技管理部门、卫生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科技局的长期支持,使得本次研究得以顺利进行。这也是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坚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成果再回到临床实践中检验”的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思想的体现。在今后的研究中钟南山院士表示:今后的课题仍将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基础研究为支撑,基础研究为临床服务,发挥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的优势,在领导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他高兴地说:在中国做研究是最好的,因为病人多、组织工作又好、价格又便宜,希望国际上将来有更多的研究来中国做。

钟南山院士建议非处方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羧甲司坦这种药物虽然经过临床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但是尚未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仍然是属于非处方药物。钟南山院士认为:即使是非处方药物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这样才能真正地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图:马健荣   文:罗娟  戴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