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喜迎十九大,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刘茜文的带领下,于10月14日到黄埔军校进行“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主题的实地参观学习活动。总厂党委书记许镇江及党务办公室黎政同志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阵阵微风,送来金秋的收获,带着十九大即将召开的喜悦,吹进了我们的心里。这一天,我们第一党支部的全体党员,统一穿上了今年总厂刚发放的新衣服,手臂上佩带着“白云山总厂共产党员”红袖章,个个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活动途中,游客和行人们纷纷向我们这支着装统一鲜明、身份标志醒目的队伍投来肯定及赞许的目光!
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到黄埔军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学习,感受这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仁人志士苦寻救国强国道路的艰辛和不易。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感。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书写着孙中山先生的那句著名遗言。这位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被尊为民国国父的无私无畏的革命者,在病床上临终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激越沉重的声音,似乎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步入校门,一间等候室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黄埔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志愿,时刻告诫军人们要时刻谨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世人广为流传的另一句名言,正是中山先生1912年视察山东高密时留下的训言。
黄埔军校的旧址中分几个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大批历史实物和先烈遗物,这些物品的展出,默默见证了黄埔军校几十年的辉煌岁月。中国共产党的一批批重要干部,都曾在这里锻炼成长。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等,从黄埔军校走出的共产党员,都是军事政治翘楚,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画卷。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张关于五卅运动的历史图片。图片中,一个人被比自己还大的石头压着,动弹不得,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惧怕痛苦之情,好生让我们敬佩。这些都是对黄埔精神的最好的诠释!
这次参观活动,加强了我们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我们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到如今安定社会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倍觉感恩和珍惜。我们多么幸运!我们的年代,物质丰富,生活便利,我们没有生在腥风血雨、动荡不安的年代,不需要为了报效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今天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精神和努力去回报先烈们的伟大付出和牺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梦的实现,是无数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报国者们,前赴后继一个个坚实的脚印踏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当年的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繁荣强盛。身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按总厂党委许镇江书记所弘扬“感恩做人,敬业做事”的理念,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把每一个点滴和细节做好,为“千亿广药”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第一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在党委书记许镇江的带领下,各位党员认真学习

孙中山先生的遗言